查看原文
其他

河南高校争创“双一流”!第三篇聚焦河南农业大学兽医学


10月26日上午

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举行

会议提出

要发展更加优质更加均衡教育

深化高校布局、学科学院、专业设置优化调整

加强“双一流”大学建设

扎实做好“双减”工作

建设教育强省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

关于“加强‘双一流’大学建设”

“建设教育强省”的会议精神

力争更多高校进入

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河南省教育厅新媒体平台开设

“落实党代会 争创‘双一流’”

专题栏目

全面聚焦高校“双一流”创建第二梯队


第三篇

我们一起走进

河南农业大学兽医学

兽医学自身优势、建设措施是什么?

目前有哪些建设成果?

兽医学将来会瞄准何种领域、担负何种任务?

…………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




Q1.河南农业大学兽医学自身优势、建设措施是什么?目前有哪些建设成果?



(1)学科优势


河南农业大学兽医学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学科始建于1927年,具有完整的本、硕、博全覆盖的人才培养体系。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生、2003年开始招收博士生,2007年设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获批兽医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2015年入选河南省首批A类优势学科、2019年以优异成绩通过考核验收,2020年以全省第1名入选首批河南省A类特色骨干学科。2016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兽医学科位居B类档次。兽医学学科支撑的“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3.8‰,且排名位次逐年提升;2020年软科国内兽医学科排名第7,国际一流学科排名位列前51-75名。在张改平院士带领下,在我省强大的养殖业和肉食品加工业的背景下,学科聚焦畜禽重大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等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检测诊断和免疫防控等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在重大动物疫病诊断、食品安全技术体系升级和示范推广、新型高效疫苗研发和产业创新等方面形成综合性优势,为有效保障我国生物安全和动物疫病防控作出了突出贡献。


河南农业大学兽医学科发展历史


(2)建设措施


兽医学学科坚持一流目标,汇聚一流队伍,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1. 建设兽医学科高端研发平台。建设省部共建动物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P3),填补我省大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空白,建成符合国家认证标准的药品研发实验室。2. 引育优秀创新梯队。优化岗位设置,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形成领军人才、杰出人才、拔尖人才、青年英才等为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学科梯队。大力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国家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校级教学名师等为核心的教学队伍。3.构建学研一体的培养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宽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良好人文素养、较强实践能力的兽医学科创新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合理规划本科生招生人数,增加研究生培养规模,实现绍骙实验班、牧原班本硕博贯通、定制化学研一体的培养模式,打破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壁垒,切实改善研究生生源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成效。4.实现一流成果突破。针对非洲猪瘟、新冠病毒、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和养殖业健康发展战略需求,凝练一流课题、集聚优势力量,在新型兽药、新概念疫苗、新型添加剂等领域实现科技成果的高效产出与转化,实现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突破。通过新产品、新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推动我省动物生物制品科技创新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地位,加速我省养殖业和生物制品企业转型升级。5.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中亚五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建成国内著名的“一带一路”国际农牧合作基地或国家“一带一路”联合重点实验室,推动学科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3)建设成果


本学科现有专职教师145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95.8%,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其他国家级人才8人、中原学者3人,农业部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拥有国家动物免疫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11个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平台,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P3)已被国家发改委立项建设,将成为河南高校唯一的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


人兽共患病教学科研教师团队被评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科获批国家动物免疫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学科在动物重要疫病和人兽共患病基础与应用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先后研制成功家禽多联多价疫苗、猪亚单位疫苗和新冠肺炎疫苗,在新概念疫苗及检测方法的创、动物免疫学分子机制、隐孢子虫遗传特征及致病机理等研究领域居于国际领先水平。近五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3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学科带头人张改平院士,在分子免疫检测技术和新型疫苗研发领域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王泽霖教授,获批新兽药证书 11个,成果转化率100%,并将成果转化所得8208万元无偿捐赠给学校;中原学者康相涛教授,完成了664个地方鸡种质资源收集鉴定,构建了国际首个鸡泛基因组,为解决家禽育种卡脖子问题提出最新的路径,主持获国家奖2项。学科还培养了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普莱柯生物董事长张许科、上海申联生物董事长聂东升等一批上市企业家。




Q2.河南农业大学兽医学将来会瞄准何种领域、担负何种任务?对国家、区域、河南或者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哪些重大意义和作用?



我国是养殖业大国,2020年畜牧业总产值超过3万亿元,养殖业已成为农业第一大产业。伴随畜牧业快速发展,动物疫病已经成为制约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河南地处中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大省和食品加工基地,涌现出以牧原、双汇为杰出代表的一大批畜牧养殖和肉食品加工企业。河南省牛、羊、猪、禽产业分别排全国第一、二、二和四位,畜牧业总产值位居全国前列,为保障全国肉类供应和食品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随着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型升级,动物疫病发生风险不断加剧。2018年以来突发的非洲猪瘟疫情给我国养猪业带来灾难性打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2万亿元,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近年来,人兽共患病已成为威胁公共卫生安全的突出问题。过去30年,人群中发现的40多种新病原体,75%源于动物,60%人类传染病属于人兽共患病。特别是2003年以来,在我国新出现的SARS冠状病毒、H5N1人禽流感、H7N9人禽流感、2009/H1N1甲型流感、猪链球菌病、新型布尼亚病毒和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等均与动物有关,每次疫情暴发无不引起全国震动。近十年全球人兽共患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2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20年暴发的新冠疫情已经给全球经济造成8.8万亿美元损失。因此,加强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防控研究,对于我国养殖业及公共卫生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提升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宠物饲养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宠物行业规模快速扩张。2020年我国城镇宠物行业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2023年预计将达到4500亿元。目前,宠物传染病频繁发生,宠物-人交互传播疫病风险较大,宠物肿瘤病、自身免疫病等疑难杂症不断增多,亟需研制宠物专用诊疗产品。宠物疫病诊疗和城市公共卫生并将催生巨大的行业需求。


养殖业、兽医公共卫生和宠物疾病诊疗是兽医学学科今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和驱动力量。因此,学科聚焦畜禽重大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等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检测诊断和免疫防控等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在重大动物疫病诊断、食品安全技术体系升级和示范推广、新型高效疫苗研发和产业创新等方面形成综合性优势,有效保障动物和人类健康。


兽医学科支撑的主要产业需求




Q3.河南农业大学如何集中人才和资源优势,共同建设该学科?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提出了“聚焦农、小综合、大特色、创一流”的发展思路,确立了建设以农为优势特色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将作物学、兽医学学科作为学校学科建设的战略突破口,锻长板、拓领域、攻难关,建设“学科特区”,创新体制机制,集聚优势资源,构筑作物学、兽医学学科高峰,带动学科的整体、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


加强顶层设计。成立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双一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院士、高等教育专家、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界人士、知名校友等组成的发展改革战略咨询委员会,前瞻谋划、科学统筹兽医学学科“双一流”创建。


坚持优先发展。实施兽医学学科高级职称自主评审和高层次人才自主认定,建立评聘分离、竞争有序的岗位聘任机制,充分激发教师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实行平台建设、成果项目申报、评优评先、国际交流等优先支持、优先推荐、优先满足。


引进培养并重。坚持人才是学科建设第一资源,持续加强青年人才、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畅通校内人才流动和成长渠道,实施“高层次人才精准培育工程”和“青年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对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支持;投入专项资金全球揽才,为兽医学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提供人才支撑。


推进集群建设。以兽医学学科为核心,协同推进畜牧学、水产等学科集群发展。以平台为载体,以项目为牵引,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构建有利于建设大平台、组建大团队、争取大项目、培育大成果的学科集群发展体系。开展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深入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交叉型高层次人才。

深化资源统筹。优化学校空间资源配置,优先保障兽医学学科硬件资源和发展空间需求。大力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实行建设经费预拨,简化财务审批流程,推进财权与事权的同步下放。明确各协同单位任务分工和责任主体,突出创新服务效能和考核。




Q4.谈一谈对未来的学科建设的规划以及思考。




河南农业大学兽医学科带头人张改平院士


(1)建设思路


围绕国家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按照“突出特色、争创一流”的总体思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瞄准兽医学科发展前沿,以非洲猪瘟、新型冠状病毒等畜禽重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免疫机理等基础理论和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为重点,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专业人才,强化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质量,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学科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社会服务力度,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学科发展水平,使兽医学科达到世界一流。


(2)发展规划


以2021年为基础,“十四五”时期计划设置2023年和2025年两个节点,预计“十四五”末,学校兽医学科在教育部第六轮学科评估中位居A类,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在国际主流学科排名中进入全球兽医学学科排名前30,在国内兽医学科排名位居第4-5名,支撑“植物学与动物学”ESI排名进入全球1‰序列;实现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突破,并获得2-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或技术发明奖。全面提升兽医学学科的核心竞争力、社会贡献力和国际影响力。


(3)学科带头人简介


张改平,男 ,1960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兽医学科带头人。1994年毕业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获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博士学位,同年在英国伦敦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主攻分子病毒学研究方向。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2020年任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兼任第十二至十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兽医学科评议组专家兼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咨询专家兼兽医学科专家组组长、河南省科协副主席。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华农业英才奖等奖励;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南省首届中原学者等荣誉。张改平院士创建的核酸和抗体快速检测方法和研发的新型亚单位疫苗,成为新冠疫情防控“利器”,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张改平院士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拓展阅读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

加快推进新型高效新冠病毒疫苗产业化


(本部分内容来源河南日报 记者 尹江勇 师喆)



从基因测序看,目前在我国传播的新冠病毒大部分是传染性超强的变异株德尔塔病毒。德尔塔毒株感染的潜伏期短,患者病毒载量高,必须严加防范,以免大规模传播带来更为严重的疫情。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8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协副主席、河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张改平呼吁,要加快推进新型高效新冠病毒疫苗产业化。


张改平表示,全球上市的新冠疫苗已有多种,它们在防控新冠病毒流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冠状病毒易于突变,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突变更为快速、多样,一年多来,已有多型突变株流行,给疫苗防控带来了严峻挑战。尤以德尔塔突变株为甚,感染能力是经典毒株的1200倍,而且对现有疫苗的突破能力很强。目前,现有疫苗仍然可以发挥一定的防控作用,主要表现在住院率、重症率和死亡率下降,但不能完全切断德尔塔病毒株传播。鉴于新冠疫情变异毒株的全球蔓延,高效、安全、广谱、低成本、量产高、保存运输方便的疫苗是防控新冠疫情最有效、最经济、最根本的措施。


“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疫苗的最高境界是我们团队一直以来的追求。实现这一追求的核心是设计的疫苗要精准,也就是以精准的结构精准启动免疫反应。精准了就可以微量,就可以实现我们提出的另外一个观点,未来疫苗不浪费机体免疫潜力。”张改平说。


去年新冠疫情发生后,按照这个理念,张改平院士团队立即全面投入科研攻关,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2020年2月8日团队赴许昌基地免疫,2月18日获得管控部门批准再赴许昌基地采血并进行二次免疫。经测试一次免疫动物血清RBD结合抗体效价达到3000以上,两次免疫的效价达到数十万。


在去年2月的新冠疫情讨论会议上,张改平院士大胆预测了中国疫情的拐点,实践证明,预测的比较准确。“随后,由于美国和西方的防控不力,我预测说,新冠病毒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与人类较量。作为病毒学研究科技工作者,我们知道冠状病毒变异快是个严峻问题,德尔塔突变株突破了现有疫苗的防线!”张改平院士说。


可喜的是,作为国家疫苗检定最高机构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知道张改平院士团队的结果后,对团队的五个疫苗进行了检定。检定结果比团队自己测定的结果还要好数十倍,抗体结合效价达数百万。


新冠病毒还在全球肆虐,而且在继续变异,新的疫情可能还会发生。要么所有国家都能和中国一样采取坚决、果断和彻底的防控措施,甚至付出沉重代价来控制疫情。要么就必须使用一种真正安全、高效、低成本、易分发、高产量的疫苗。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中国要为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疫情防控帮助,并庄严承诺中国疫苗是全球公共产品。希望让这一成果尽快应用于我国和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事业,让中原更加出彩,让我们能过上平安日子,让我们都能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时淡定、坦然,去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张改平院士呼吁。


第四篇将为大家带来
“落实党代会 争创‘双一流’”系列报道之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敬请关注


往期链接:

河南高校争创“双一流”!首篇看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

河南高校争创“双一流”!今天聚焦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



统筹 | 朱荣玉

审核 | 杨晓谜、黄发强

责编 | 赵浩男


落实党代会 争创“双一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